遇敌
遇敌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dí1.抵当敌军;对付敌方。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shā huì zhàn1939年至1941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对长沙发动进攻,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每次会战都不超过一个月。中国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进行决战。其中尤以第三次会战最为出色,使敌军遭到很大损失。
鹿角
鹿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jiǎo/jué①雄鹿的角。可入药,有补益精血之功效。②一种用带有枝杈形似鹿角的树木堆放地上以阻挡敌军前进的防御物:竹签、蒺藜、鹿角堵塞路口。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gān lǐng zhàn y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地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攻的阵地防御战。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集中六万余人,以夺取上甘岭东西两个高地为目标,发动“金化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四万余人在严重缺粮、缺水、缺氧和缺弹的情况下,坚守坑道阵地,打退敌军数百次冲击,共歼敌二万五千余人,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ānɡ ɡé mìnɡ ɡēn jù dì dì yī cì fǎn “wéi jiǎo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以少数兵力阻击、消耗、疲惫敌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经过两次战斗,歼敌万余人,俘敌师长张辉瓒。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乘乖
乘乖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guāi1.谓利用敌军散离的机会。
全军
全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án jūn1.谓不战而以计谋使敌军全部降伏。 2.保全军队的实力。 3.整个军队。
分歼战
分歼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jiān zhàn1.把敌军分割成零散的小股部队,分别歼灭之,叫分歼战。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miàn mái fú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压境
压境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yà jìng1.谓敌军紧逼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