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人
前头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tóu/tou rén1.亦称"内人"。 2.唐代应征入宫内宜春院的教坊歌妓。她们常在皇帝面前表演﹐故称。
十三弦
十三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xián1.唐宋时教坊用的筝均为十三根弦,因代指筝。
南歌子
南歌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gē zǐ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押平声韵。双调五十二字,有平声韵和仄声韵两体。唐代另有《南歌子词》,单调,二十字,押平声韵,即五言绝句。
回波乐
回波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bō lè/yuè1.唐教坊曲名。又舞曲名,词牌名。北魏尒朱荣曾与左右连手踏地歌唱《回波乐》,歌辞久佚。其曲调至唐入大曲。现存唐人词皆为六言绝句体。起句例用"回波尔时"四字。单调二十四字,平韵或仄韵。
感皇恩
感皇恩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n huáng ēn1.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叠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抛球乐
抛球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pāo qiú lè/yuè1.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彩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拨棹子
拨棹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zhào zǐ1.即蝤蛑。蟹的一种。 2.唐教坊曲名。
杜韦娘
杜韦娘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wéi niáng1.唐歌女名。唐教坊用为曲名。 2.借指名妓。 3.词牌名。宋人借唐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4.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满园春
满园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n yuán chūn1.唐代曲名。参阅唐崔令钦《教坊记》。 2.曲牌名。见清洪升《长生殿.幸恩》。 3.一种大的罂粟花的别名。
点戏
点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diǎn xì/hū1.唐崔令钦《教坊记》:"凡欲出戏,所司先进曲名﹐上以墨点者,即舞,不点者,即否,谓之进点。"后以在戏目单上指定所演的剧目为"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