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铜
氧化亚铜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g huà/huā yà tóng化学式cu_2o。红色晶体。有毒。溶于盐酸、氨水等。能被潮湿空气氧化为氧化铜。由铜盐加酒石酸钾钠在还原剂作用下制得。可用作玻璃、瓷器的红色着色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农作物的杀菌剂等。
氧化铜
氧化铜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g huà/huā tóng化学式cuo。黑色粉末或晶体。溶于酸、氨水等,不溶于水、乙醇。在加热时可被氢、氨气还原成铜。由硝酸铜灼烧而得。可用作瓷器、玻璃、釉的颜料,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和氧化剂,还可制铜盐、烟火等。
氯酸钾
氯酸钾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 suān jiǎ化学式kclo3。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粉末。溶于水、甘油,难溶于乙醇。在400℃时分解放出氧气,有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存在时,较低温度就能分解放出氧气。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的氧化性,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由热的浓氯化钾碱溶液电解而得。广泛用于制火柴、雷管、炸药、烟火、药物、消毒剂等。
氰化钠
氰化钠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g huà/huā nà俗称“山萘”。化学式nacn。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剧毒。有苦杏仁味。易潮解。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与酸反应逸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将氢氰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或在高温下由金属钠和石油焦(碳)与氨反应制取。广泛用于电镀、金属热处理、钢淬火等工业中,在冶金生产中用来提取金和银。
没食子酸
没食子酸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mò shí zǐ suān1.也称"五倍子酸"。也称"棓酸"。 2.无色针状晶体。可以五倍子为原料,经发酵或用酸水解制得。在摄影术中作显影剂。参见"鞣酸"。
硫酸铁
硫酸铁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suān tiě化学式fe_2(so_4)_3。黄色晶体或灰白色粉末。在热水中分解。不溶于浓硫酸、氨,难溶于丙酮等。能形成水合物,常见的为九水合物。由硝酸加入氢氧化铁而得。用于制药物、颜料、铁矾,也可作净水剂和分析试剂等。
硫酸锌
硫酸锌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suān xīn俗称“皓矾”。化学式znso_4·7h_2o。无色晶体。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会慢慢风化。280°c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无水物。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油。将锌或氧化锌与硫酸反应,或硫化锌在空气中焙烧可得。主要用于人造丝生产时作纤维卷曲剂,还可作医疗上的收敛剂、木材的防腐剂、印染上的媒染剂,也广泛用于橡胶、油漆和清漆的生产中。
碳酸钠
碳酸钠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n suān nà俗称“纯碱”或“苏打”。化学式na_2co_3。白色晶体。通常含十个分子结晶水。在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成粉状的无水碳酸钠。常含于某些盐湖和碱性土壤中。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磷酸
磷酸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suān化学式h_3po_4。有正磷酸(h_3po_4)、偏磷酸(hpo_3)、焦磷酸(h_4p_2o_7)等。纯磷酸为无色斜方晶体或透明的黏稠液体,过冷成玻璃状。不稳定,易潮解和溶于水。加热到200°c左右逐渐失水变成焦磷酸。实验室由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制得。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制取。纯品用硝酸氧化磷得到。主要用作肥料,及制药和食品等工业部门。
磷酸氢钙
磷酸氢钙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suān qīng gài又称“磷酸二钙”。化学式cahpo_4·2h_2o。白色粉末状晶体。溶于稀盐酸和硝酸,微溶于水。由氯化钙与磷酸氢二钠反应,也可用不含氟的磷酸与石灰乳作用制得。用作食品的添加剂、塑料的稳定剂,还可用来生产药物和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