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府

宥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yòu fǔ1.即枢密院。

弼德院

弼德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dé yuàn1.官署名。1911年(宣统三年)仿日本枢密院设立,为顾问国务的机关。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顾问大臣三十二人。成立未几,清朝即亡,实际上并未发生任何作用。

提举

提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dī/dǐ jǔ1.提而举之。 2.提拔荐举。 3.掌管。 4.官名。宋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元明沿其制。清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宋辛弃疾有《鹧鸪天.和张子志提举》词。

枢密

枢密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mì1.国家机密。 2.中枢官署的统称。 3.专称枢密院。 4.枢密使的简称。

枢长

枢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cháng/zhǎng1.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

激赏库

激赏库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shǎng kù1.宋代官署名。置于绍兴年间,专供边防将士军需物资之用,后兼管供应朝廷和官吏所需用的物资。本隶御营司,建炎四年御营司废,改隶枢密院。

知院

知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zhì yuàn1.五代后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宋代枢密院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枢密院事,因称知院。后遂为枢密使的通称。

行台

行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tái/tāi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计院

计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yuàn1.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与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的枢密使相等﹐因称三司为"计省"或"计院"。

迁府

迁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fǔ1.谓提升进入两府。宋代称中书省﹑枢密院为两府。
12345 共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