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

薄膜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omó1.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

酪酸

酪酸的同义词反义词
lào suān1.即丁酸。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是一种低级的脂肪酸。用于制革﹑橡胶﹑香料等工业。

乙炔

乙炔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quē俗称“电石气”。化学式hc≡ch。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极活泼。易爆炸。由电石加水制得,或由甲烷热解而得。可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也是制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催化剂

催化剂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huà/huā jì在化学反应中能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使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加快,而本身的质量和组成都不改变的物质。如在化工生产中常用铁作催化剂来加快氨合成的速度。一般具有选择性。某些可抑制或延缓反应进行的物质,称“抑制剂”,也曾称“负催化剂”,如橡胶中加入抗氧剂以延缓老化。

共聚物

共聚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ng/gōng jù w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经聚合反应所得产物。如丁二烯和苯乙烯经聚合反应所得丁苯橡胶等。^

内胎

内胎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tāi1.轮胎的一部分,用薄橡胶制成,环形,中空,有气门,装在外胎里边,不和地面直接接触,压入空气后产生弹性。通称里带。

割胶

割胶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jiāo把橡胶树干的表皮割开,使胶乳流出来。

加里曼丹

加里曼丹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lǐ màn dān1. 世界第三大岛,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73.4万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二地区为印度尼西亚领土,分为西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和东加里曼丹4个省份。其余为沙捞越、文莱、沙巴三部分,称北加里曼丹。境内赤道横贯,热带森林约占85%。农副产品有稻米、椰子、橡胶、咖啡、胡椒等。工业有煤矿和石油开采。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ní xī yà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āng zǐ yè/xié zhí wù被子植物的一大类。种子的胚有两片子叶。茎部维管束成圆周排列,有形成层;叶片大多为网状脉;花的各部分为五或四数。约有十七万种,包括木本和草本。如橡胶、漆树、茶等以及各种果树。
12345 共1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