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qī/xī dòng wù脊椎动物的一纲,通常没有鳞或甲,皮肤没有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着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卵生。幼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时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蝾螈等。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hán dài zhēn yè/xié lín qì hòu又称“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
伏日
伏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rì又称“伏天”。节令名称。始于每年7月中旬,止于8月中旬。伏日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月平均气温可达28~29°c,最高气温可达38~40°c。此时有些地区常发生伏旱。
例外
例外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wài①在一般的规律、规定之外:大家都得遵守规定,谁也不能~。②在一般的规律、规定之外的情况:一般讲,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但也有~。
倒春寒
倒春寒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chūn hán春季早期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主要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入侵等原因造成。可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如引起中国南方的早稻烂秧,北方的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烂种或死苗现象等。
冰晶
冰晶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jīng1.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结晶状的微小颗粒。
冷害
冷害的同义词反义词
lěng hài由于气温降低,使某些植物体遭受的破坏或死亡。
冷泉
冷泉的同义词反义词
lěng quán温度在当地年平均气温以下的泉水。
变温动物
变温动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wēn dòng wù没有固定体温的动物,体温随外界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如蛇、蛙、鱼等。俗称冷血动物。
变量
变量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liàng数值可以变化的量。如一天内的气温就是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