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体派

院体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àn tǐ pài1.中国画的一个流派。南宋翰林图画院画家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人的绘画风格。赵﹑李﹑刘所作﹐多青绿巧赡﹔至马夏乃肆意水墨﹐披笔粗皴﹐而形成苍劲之风。明时以陈暹﹑周臣﹑唐寅﹑仇英等为此派画风的承继者。参见"院画"。

黄海松石图

黄海松石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hǎi sōng shí tú中国画。清代弘仁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安徽黄山后海一带景色。左侧近景崖壁陡峭,高巅入云,奇松夭矫,横枝下探。右侧一高一低两远峰与左侧呼应。构图简洁疏宕,笔墨秀逸凝重。

兰竹图

兰竹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zhú tú中国画。清代郑燮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左方几竿墨竹上贯顶端,竹竿极细,竹叶较密;竹后一块大石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一丛幽兰扎根于石缝中。

刘松年

刘松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sōng nián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1190-1194年间任画院待诏。擅画山水,青绿者工细妍丽,水墨者取法李唐而较为精致,有独特风貌。兼工人物,神态生动。与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有《四景山水图》等存世。

北宗

北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zōng1.唐以神秀为代表的佛教禅宗的一派。因流行北方,故称。 2.我国山水画的两大流派之一。唐李思训作画,多用重彩,即所谓青绿山水;王维山水画创水墨渲淡之法而少勾勒,即所谓淡赭山水。两人画法流传后世,明人称李思训之清绿为北宗,称王维之破墨为南宗。 3.道教的一个流派。金初王重阳于山东创全真教,主张儒﹑道﹑释三教合流,以炼养为主。天台张伯瑞一派也以炼养为主,宣扬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更多

匡庐图

匡庐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kuāng lú tú中国画。五代荆浩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墨梅图

墨梅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méi tú中国画。元代王冕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上梅梢倒垂,桠杈重重,枝条密缀朵朵梅花,如一天繁星,珠胎隐现,风神绰约,仿佛乾坤清气尽被摄入其中。为作者繁梅画的代表作。

墨花

墨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huā1.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 2.指水墨花卉画。

夏山过雨图

夏山过雨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shān guò yǔ tú中国画。清代龚贤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夏日山雨初霁,群峦如洗,浓翠欲滴的景色,用墨以层层积染为长,有润泽淋漓之效。山石上留出受光部分,树木枝干留白少皴,亦具特色。

山水画

山水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shuǐ huà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12345 共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