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秋(1898-1954)
唐槐秋(1898-1954)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huái qiū (1898-1954)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湖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
圣保罗
圣保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bǎo luó巴西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大圣保罗人口1010万(1985年)。工业生产占全国一半,主要有汽车、橡胶、机械等。第三产业发达。全国重要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外港是世界最大咖啡输出港。两年一次的国际艺术展览会和布丁塔毒蛇研究所闻名于世。
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běn jiàn shè①国民经济各部门增添固定资产的建设,如建设厂房、矿井、铁路、桥梁、农田水利、住宅以及安装机器设备,添置船舶、机车、车辆、拖拉机等。简称基建。②比喻对全局有重大作用的工作:购置图书资料是研究所的一项~。
季羡林(1911- )
季羡林(1911- )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xiàn lín (1911- )翻译家,学者。山东清平(今临清)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及散文集《朗润集》,译有《沙恭达罗》、《罗摩衍那》、《五卷书》等。
孙冶方(1908-1983)
孙冶方(1908-1983)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 yě fāng (1908-1983)中国经济学家。江苏无锡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建国后,曾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早在50年代末就指出中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并对改革管理体制进行了认真研究。著有《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等。
徐懋庸(1910-1977)
徐懋庸(1910-1977)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mào yōng (1910-1977)杂文家、翻译家。浙江上虞人。1934年参加左联。1938年去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主编《华北文化》。建国后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并译有《托尔斯泰传》、《斯大林传》等。
普洛耶什蒂
普洛耶什蒂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luò yé/yē shí/shén dì罗马尼亚最大石油工业中心。人口22.9万(1983年)。盛产石油、天然气,为全国石油工业中心。有大型石油化学联合企业和石油设备制造厂,还有有色冶金、纺织、化学等工业。有石油博物馆、石油学院、石化研究所等。
朱光亚(1924- )
朱光亚(1924- )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guāng yà核物理学家。湖北汉阳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6年留学美国,从事核物理研究。密歇根大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室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健吾(1906-1982)
李健吾(1906-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jiàn wú/yù (1906-1982)戏剧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山西安邑(今运城)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和上海实验戏剧学校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剧本《青春》,译有《高尔基戏剧集》、《契诃夫独幕剧集》、《莫里哀戏剧集》、《托尔斯泰戏剧集》,福楼拜长篇小说《包法里夫人》等,有论著《司汤达研究》等。
李四光(1889-1971)
李四光(1889-1971)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ì guāng (1889-1971)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后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等。创建地质力学,研究蜓科化石,建立构造体系概念。著有《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