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xí guàn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有利害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克服不良的道德习惯,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xìn/shēn niàn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pàn duàn①对道德现象作出断定的逻辑思维形式。分评价判断(如诚实是一种美德)、规范判断(如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和命令判断(如不准偷窃)。②判定他人或自己行为善恶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一个环节。
道德哲学
道德哲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zhé xué即“伦理学”。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tiān zūn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即被尊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据称由“冥寂玄通元”(宇宙未形成前从混沌中产生的三元气之一)所化生。居于天界大赤天“太清”仙境。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为三洞教主。道教宫观多有供奉,塑像持扇(或如意),象征万物化生之“太初”世纪。
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shí jiàn即“道德活动”。
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yì shí/zhì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jiào y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道德文章
道德文章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wén zhāng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道德活动
道德活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huó dòng也称“道德实践”。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其他具有道德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可分为个人道德活动和社会道德活动两类。个人道德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最完美的理想人格,社会道德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最美好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