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牛(1952- )
吴子牛(1952-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zǐ niú (1952- )电影导演。四川乐山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1982年入潇湘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执导的影片《候补队员》、《晚钟》分别获金鸡奖特别奖和最佳导演奖。其中《晚钟》又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导演影片还有《欢乐英雄》、《阴阳界》等。
吴贻弓(1938- )
吴贻弓(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yí gōng (1938- )电影导演。浙江杭州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执导的影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均获金鸡奖,《阙里人家》获优秀影片奖。
成荫(1917-1984)
成荫(1917-1984)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yìn (1917-1984)电影导演。原名蕴保,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1938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鲁艺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影片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与汤晓丹合作)、《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其中《钢铁战士》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西安事变》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揭鸡肆赦
揭鸡肆赦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ē/qì jī sì shè1.谓在高竿上树起金鸡,宣布大赦。古传天鸡星动,必当有赦。因此在赦日要竖一枝七丈长的纶竿,上立四尺高的金鸡,集合百官父老和待赦的囚徒,击鼓宣读大赦令。见《新唐书.百官志三》﹑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金鸡》。
斯琴高娃(1949- )
斯琴高娃(1949- )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qín gāo wá (1949- )电影演员。蒙古族。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人。女。1980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因主演《骆驼祥子》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似水流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1986年定居瑞士。
李秀明(1954- )
李秀明(1954- )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xiù míng (1954- )电影演员。河北大城人。女。1976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因主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影片还有《甜蜜的事业》、《孔雀公主》、《秋瑾》等。
特伟(1915- )
特伟(1915- )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wěi (1915- )美术片导演。原名盛松,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上海尚贤中学肄业。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影协和中国美协理事。执导的动画片《金猴降妖》、《山水情》均获金鸡奖和广电部奖,并同参与执导的《牧笛》,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王馥荔(1949- )
王馥荔(1949-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fù lì (1949- )电影演员。天津人。女。江苏省戏曲学校京剧科毕业。先后任江苏省京剧团、江苏省话剧团演员。1975年从影。因在《咱们的牛百岁》和《日出》中饰演角色,分别获百花奖和金鸡奖最佳配角奖。主演影片有《天云山传奇》、《张铁匠的罗曼史》等。
谢添(1914- )
谢添(1914- )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è tiān (1914- )电影演员、导演。广东番禺人。1936年从影,先后任明星、西北、中央电影企业等影片公司演员。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兼导演。执导的《甜蜜的事业》、《七品芝麻官》,均获百花奖;《茶馆》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和优秀影片特别奖。
刘晓庆(1951- )
刘晓庆(1951- )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xiǎo qìng (1951- )电影演员。四川涪陵人。女。1980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因在《瞧这一家子》和《原野》中饰演角色分别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因主演《芙蓉镇》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著有《我的路》、《我这八年》和《我的自白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