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huà gǎi xīn日本古代的一次政治、经济改革。公元645年,封建革新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次年起仿照中国唐代制度实行改革:废除部民制,施行班田收授法,确立封建土地国有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世袭氏族贵族制。这次改革至8世纪初完成,历时半个世纪,从此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封建论
封建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jiàn lùn/lún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幕府制度
幕府制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fǔ zhì dù/duó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统治大权归封建武士首领“将军”,天皇形同虚设。因将军居处称为“幕府”,所以称“幕府制度”。从1192年开始,历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前结束。
李斯(?-前208)
李斯(?-前208)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ī (?-qián 208)秦代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随荀子求学。后为秦王嬴政的谋士,曾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秦统一六国后担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并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建议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谋杀。
李朝
李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zhāo/cháo朝鲜封建王朝。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后建立。次年改国号为朝鲜。1394年迁都汉城。强化中央集权,实行科田法,遵崇儒教。16世纪末抵抗日本封建主入侵,获胜。19世纪英、法等国势力渗入;1876年后日本再次入侵。1897年改国号为大韩。日俄战争后,沦为日本保护国。1910年朝鲜被日本吞并,王朝灭亡。
汉高祖
汉高祖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gāo zǔ(前256或前247-前195)即“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后,他起兵响应,称沛公。前206年率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被项羽封为汉王。不久与项羽进行将近五年的楚汉战争。前202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在位期间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先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将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迁到关中以加强控制......更多
田柴科制
田柴科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n chái kē zhì朝鲜王氏高丽实行的田制。“田”指耕地,“柴”指山林,“科”指官吏等级。即将国家田地、山林按领受人等级分配,领受人对田地、山林只有收租权,租税额由国家规定,死后还田。从而建立起封建土地国有制,加强中央集权。后王公权贵不断侵夺公田,12世纪后已无法实施。
输籍法
输籍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jí fǎ1.隋代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利用这一手段,搜刮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秦始皇(前259-前210)
秦始皇(前259-前210)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 shǐ huáng (qián 259-qián 210)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专权。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嫪毐判乱,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