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卖华工

掠卖华工的同义词反义词
lüè mài huá gōng17-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劳动人民诱骗贩卖到殖民地去的活动。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公开在中国一些口岸设立洋行,经营这种“苦力贸易”。华工大多被装在称为“浮动地狱”的船上运往美、澳等洲,卖给农场主或资本家从事奴隶劳动。

教会学校

教会学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o huì xué xiào1.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鸦片战争以后,英美等国通过教会曾在中国设立大﹑中﹑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接管了外资津贴学校,收回了教育主权。

洋关

洋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guān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通商口岸设立的海关。后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

洋商

洋商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shāng1.鸦片战争前,厦门﹑广州等处专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的简称。 2.鸦片战争后,专指来我国经商的外国商人。

水勇

水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yǒng1.清政府于鸦片战争期间组成的水上民兵。

浙江抗英战役

浙江抗英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jiāng kàng yīng zhàn yì鸦片战争中战役之一。1841年9月,英军进犯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苦战牺牲,定海失陷。接着,英军又攻占镇海、宁波。道光帝派奕经率军援浙。次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镇海失败,英军乘机攻陷慈溪、乍浦。由于浙江战败,道光帝决意妥协求和。

租界

租界的同义词反义词
zū jiè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在通商口岸划出一块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地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第一个租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在中国划界租地,筑路建屋,并实行殖民地制度,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它们进行侵略的活动据点。租界有一国管理的(如汉口英租界),也有多国共管的(如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共管)。新中国成立后,租界制度被取消。

肃顺(1816-1861)

肃顺(1816-1861)的同义词反义词
sù shùn (1816-1861)清末官员。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任户部尚书,得咸丰帝信用。建议重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与对外交涉,拒绝沙俄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祺祥政变时被杀。

英法联军之役

英法联军之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 fǎ lián jūn zhī yì见“第二次鸦片战争”。

虎门之战

虎门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hǔ mén zhī zhàn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1年2月,英军进攻虎门,清军提督关天培率部固守各炮台,总督琦善不发援兵,守军寡不敌众。关天培在靖远炮台与守台官兵壮烈战死。虎门失陷,英军进逼广州。
12345 共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