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影片奖
优秀影片奖的同义词反义词
yōu xiù yǐng piàn/piān jiǎng①1957年4月11日,文化部首次颁发的电影奖,奖励1949-1955年大陆和香港生产的优秀影片以及创作人员。②1980年国务院文化部创设,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每年举行一次。设一、二、三等奖和荣誉奖、特别奖,以及优秀青年创作奖。1993年起增设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导、最佳男女演员等奖项。
南音三籁
南音三籁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yīn sān lài散曲戏曲选集。明代凌蒙初编。四卷,其中散曲、戏曲各二卷。选收元、明两代的南曲作品,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等,故名。
同出身
同出身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tòng chū shēn1.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在宋代为第四﹑五等。明清时为第三等。
士兵
士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bīng士官、军士和兵的统称。是军队中直接操作武器装备,执行战斗或保障勤务的军人。是军队的基础。我军士兵,是指班长及其以下军人。1988年重新实行的军衔制分有三等七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兵设上等兵、列兵。
士官
士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guān我国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一般从服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必要时也从军外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的军衔分为三等六级。
季绢
季绢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juàn1.下等绢。《管子.乘马》:"季绢三十三,制当一镒。"尹知章注:"三等其下者曰季。"一说,绢之轻细疏薄者。参阅郭沫若等《管子集校》。
小饥
小饥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jī1.粮食小歉收。战国魏李悝平籴法把歉收分为大饥﹑中饥﹑小饥三等。
拔贡
拔贡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 gòng1.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参阅清福格《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
王人美(1914-1987)
王人美(1914-198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rén měi (1914-1987)电影演员。原名庶熙。湖南长沙人。女。1931年从影。曾在联华、昆仑等影业公司任演员。1953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渔光曲》、《风云儿女》、《长空万里》等影片。因在《两家春》中扮演角色,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三等奖。
策高足
策高足的同义词反义词
cè gāo zú1.谓乘上等快马疾驰。高足﹐汉代驿传设高足﹑中足﹑下足三等马匹﹐高足为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