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chóu zhī lù1.指古代由中国通向欧洲的道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养蚕﹑缫丝﹑织绸。到了汉代,制造丝绸的技术又有了提高。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制造的丝绸运输到中亚﹑波斯(今伊朗)﹑地中海沿岸罗马等地,引起西方人民的惊奇和喜爱,人们便把我国称为"丝国",把这条商路称为"丝绸之路",或简称"丝路"。其主要路线:东起汉都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从敦煌向西分南北两道。南道沿......更多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ěr jí sī sī tǎn中亚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19.85万平方千米。人口454.68万(1995年)。首都比什凯克。境内多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以采矿业和畜牧业为主。

塔什干

塔什干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 shí/shén gān/gàn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古城。人口212万(1995年)。日照充足,有“太阳城”之称。屡遭地震灾害,1966年后重建。是中亚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市内有博物馆、古迹和许多清真寺。

塔吉克人

塔吉克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 jí kè rén中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约720万人(1985年)。讲塔吉克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园艺业和畜牧业。

居鲁士

居鲁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jú lǔ shì(cyrus,约前600-前529)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公元前550年领导波斯人灭亡米底王国,创建国家。后征服小亚细亚。前538年灭迦勒底王国,将囚禁于巴比伦城的犹太人放回耶路撒冷。后在与中亚细亚的游牧部落作战中被杀。

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ěr kā shí hú中亚淡水湖。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6米。湖水西部淡而浅,东部微咸而深。因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湖面在下降,盐度在增高。盛产淡水鱼。原属中国,1864年后被帝俄割占。

成吉思汗(1162-1227)

成吉思汗(1162-1227)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jí sī hán (1162-1227)即“元太祖”。蒙古族军事家、政治家。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12世纪末13世纪初率本族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拥有四海的强大者),建立蒙古汗国。接着进行大规模扩张战争。曾两次攻金,占领中都(今北京)。1219年亲率二十万大军进行第一次西征,灭花剌子模,击败斡罗思和钦察联军,占领中亚大片土地,分......更多

敦煌市

敦煌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n huáng shì在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西端、党河流域,兰新铁路经过北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设市。人口12.43万(1995年)。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要站。名胜古迹有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玉门关、阳关等古迹。

昭武

昭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wǔ1.谓致力于武备。 2.显扬武威。 3.古舞名。 4.隋唐时的政权名。在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戎地﹑史,均为康居之后。其先康王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至两河流域,子孙繁衍,分王九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总称昭武九姓。参阅《隋书.西域传.康国》。

柘枝舞

柘枝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zhī/qí wǔ1.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苏联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
12345 共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