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1837-1909)
张之洞(1837-1909)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zhī dòng (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中法战争时启用冯子材,击败法军。调任湖广总督,先后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曾发表《劝学篇》,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制度。义和团运动时,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后调任军机大臣。有《张文襄公全集》。
李叔同(1880-1942)
李叔同(1880-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ū tóng/tòng (1880-1942)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僧人。法名演音,号弘一,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1910年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西洋绘画和音乐。曾参与创建“春柳社”。回国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绘画、音乐教师。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填配新词作为教材。1918年出家。后专研戒律。有......更多
李太白集
李太白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tài bái jí别集名。唐代李白著。三十卷。北宋宋敏求编。南宋杨齐贤为李白诗作注,元代萧士赟删补杨注,撰成《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清代王琦所注《李太白全集》,在旧注中最为详备。今人瞿蜕园、朱金城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纠谬补缺,编成《李白集校注》。
李鸿章(1823-1901)
李鸿章(1823-1901)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hóng zhāng (1823-1901)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投靠曾国藩,编练淮军。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9世纪60年代起,提倡“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并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一贯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
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wén xué shǐ gāng yào鲁迅著。是作者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共十篇,内容起始于上古,下至汉代作家司马相如、司马迁。是富有开拓性的文学史著作,其中贯穿着反封建的批判精神。后编入《鲁迅全集》。
沈德潜(1673-1769)
沈德潜(1673-1769)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dé qián (1673-1769)清代诗人。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晚年中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论诗提倡“格调”和“温柔敦厚”的诗教。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有《沈归愚诗文全集》。
矩阵元
矩阵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jǔ zhèn yuán1. 在表示量子态的矢量所构成的正交完全集内,一个元素与一指定算符作用于该集内另一个元素所得矢量的标积。
胡愈之(1896-1986)
胡愈之(1896-1986)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yù zhī新闻出版家。浙江上虞人。1914年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1年任《东方杂志》编辑,后任主编。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并组织出版《鲁迅全集》(1938年版)。1940年去新加坡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建国后,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出版总署署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茅盾(1896-1981)
茅盾(1896-1981)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o dùn (1896-1981)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
补集
补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bǔ jí在研究集合之间关系时,往往把讨论限制在某一给定集合的范围内,即待研究集合都是给定集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称为“全集”,记作i。若已知全集i,而a{c=}i,则i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合的集合,称为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或a′,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