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审
朝审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shěn1.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把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摘要制册﹐送九卿各官详审﹐分列"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嗣"等类﹐上呈皇帝裁决。
渔洋山人
渔洋山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yáng shān rén即“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 ( 今恒台县 ) 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带经堂集》、《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
白云省
白云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yún shěng1.刑部的别称。
秋官
秋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guān1.古官名。 2.《周礼》六官之一﹐掌刑狱。《周礼.秋官》唐贾公彦题解:"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所司与后代刑部相当﹐故唐武则天曾一度改刑部为秋官。后世常以秋官为掌司刑法官员的通称。 3.明太祖所置四辅官之一。
秋审
秋审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shěn1.古代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于秋季举行﹐故称。清制﹐各省于每年四月﹐对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案犯﹐再行审议﹐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报送刑部。秋八月﹐刑部会同大理寺等﹐对上述原判死刑的四类案件集中审核﹐提出意见﹐最后奏请皇帝裁决。
缓决
缓决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ǎn jué1.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清制,各省死罪人犯,每岁审拟,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诸项,报部。至秋审时由刑部会同九卿详核分拟,请旨裁决。见《清史稿.刑法志三》。
西台
西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tái/tāi1.官署名。御史台的通称。 2.官署名。中书省的别称。 3.官署名。刑部的别称。 4.台名。宋谢翱哭文天祥处。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富春山。
西曹
西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cáo1.古官名。太尉的属官﹐执掌府中署用吏属之事。 2.兵部的别称。 3.刑部的别称。
计部
计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bù1.刑部。 2.明清以称户部。 3.旧指财政部。
贯城
贯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àn chéng1.刑部的别称。因贯索星主刑狱,故名。 2.指牢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