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论

唯意志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yì zhì lùn/lún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学说。主张意志高于理性,是宇宙的本体和本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主要代表有叔本华和尼采等。

唯理论

唯理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lǐ lùn/lún一译“理性主义”。一种认识论的学说。同“经验论”相对。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由于在认识对象上的看法不同,因而形成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

四存

四存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cún1.清初颜元着《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编,合称"四存"。颜强调力学致知,习事见理,反对程朱派理学的理在事先﹑知先行后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在当时发生了广泛的影响。

大陆理性派

大陆理性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ù lǐ xìng pài17-18世纪欧洲大陆上唯理论者的统称。主要代表有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他们都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强调理性知识才最可靠。有唯物的和唯心的之分。

天才论

天才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cái lùn/lún认为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

太虚

太虚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xū①幻想的虚无缥缈的境界: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②天空:太虚生月晕。③太虚(1889-1947)。僧人、佛教学者。本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十六岁出家。1911年在广州组织僧教育会,次年到南京创设中国佛教协进会。后于普陀山闭关治学,著《整理僧伽制度论》,主张革新佛教制度。1928年历游法、英、德、美诸国,为中国僧人去欧美宣传佛教之始。1929年与圆瑛共同发......更多

康德

康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g dé1. (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 ér shàng/shǎng xué wéi wù zhǔ yì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时乖命蹇

时乖命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guāi mìng jiǎn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时乖运蹇

时乖运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guāi yùn jiǎn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12345 共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