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参

少参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ǎo/shào cān/shēn1.明代于各布政使下置参政﹑参议﹐时称参政为大参﹐参议为少参。明吴国伦有《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诗。

山东

山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dōng1.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3.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4.汉时称古齐鲁地区。 5.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江西省

江西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 xī shěng别称“赣”。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6.66万平方千米。人口3938万(1995年)。明代置江西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江西省。省会南昌。西、南、东三面山脉环绕,中部丘陵广布;北部有鄱阳湖,纳赣江等河流汇注长江,湖四周为平原。亚热带湿润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铜和钨的储、产量居全国前列。景德镇瓷器驰名中外,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中国重点产粮省和淡水渔区。南方重要木材产区。

河南省

河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nán shěng别称“豫”。在中国中部、黄河中游。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9108万(1995年)。明代置河南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河南省。省会郑州。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为华北平原。大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工业较发达。主要有机械、煤炭、石油和纺织等部门。中国重要的产煤省和煤炭输出省。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澹生堂

澹生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n/tán shēng táng明代藏书室。天启、崇祯年间曾任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祁承■(火业)建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祁氏为浙东藏书世家,聚书十万余卷。有《澹生堂藏书目》、《澹生堂明人集部目录》。

理问

理问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wèn1.审理,讯问。 2.官名。元行省有理问所,置理问﹑副理问等官;明清时为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勘核刑名。

福建省

福建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jiàn shěng别称“闽”。在中国东南部、武夷山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人口3165万(1995年)。明代置福建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山地、丘陵分布广,平原小而零碎。海岸曲折。闽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茶叶、甘蔗和亚热带水果(龙眼、荔枝)的重要产区。南方木材生产基地。制糖业较重要。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藩司

藩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 sī1.官名。南北朝时州刺史的别称。 2.官名。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

藩臬

藩臬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 niè1.藩司和臬司。明清两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并称。
1234 共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