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shǐ zhī luàn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岳飞(1103~1142)
岳飞(1103~1142)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fēi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北宋末年投军,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任下级军官。后随宗泽守开封。金将兀术率军渡江南进,他在江南坚持抵抗。金兵后撤时,他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1140年,金兀术又大举南进,他在郾城(今属河南)大败金军,但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命他退兵。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不久又被诬陷企图谋反,以“莫须有”罪名与子岳云......更多
开复
开复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fù1.收复(失地)。 2.清代指官吏被降革后恢复其原官或原衔。
张世杰(?-1279)
张世杰(?-1279)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shì jié (?-1279)南京抗元将领。范阳(今河北涿州)人。1275年,元兵南下,他率部保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收复浙西诸城。临安失守后,率军至福建,与文天祥、陆秀夫等立赵昰为帝,联合当地少数民族部队继续抵抗。兵败后率水师在广东沿海坚持抗元。赵昰死后,又立赵昺为帝,以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为根据地。后与元军在海上决战,兵败突围,遇台风船翻淹死。
拉丁帝国
拉丁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lā/lá dīng/zhēng dì guó十字军东侵期间西欧封建主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建立的国家。1202年组成的西欧十字军原定进攻埃及,但在威尼斯商人诱使下反而去进攻拜占庭帝国。1204年十字军攻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在其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一带的领土上建立国家。因为西欧人使用拉丁语,所以这个国家被称为“拉丁帝国”。1261年,君士坦丁堡被拜占庭人收复,帝国灭亡。
收取
收取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ōu qǔ1.收留。 2.取来收下。 3.收复。
收辑
收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ōu jí1.招集整顿;收复安抚。 2.收集。
李纲(1083-1140)
李纲(1083-114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gāng (1083-1140)宋代大臣。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进士出身。初为兵部侍郎。1126年初,金兵南下包围东京(今河南开封),他反对迁都,力主抵抗,领导东京军民坚守月余,迫使金军撤退。不久以“专主战议”被排挤出东京。次年高宗即位,起用他为宰相。主张严惩投降金国的张邦昌,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以宗泽为开封留守。但不久又被排斥。后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未被采纳。
杨业(?-986)
杨业(?-986)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yè (?-986)北宋大将。又名继业,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北)人。土豪出身,善骑射。初事北汉,任建雄军(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守卫北方,屡立战功,号称“无敌”。后归宋,任知代州兼三交(今山西太原北)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公元986年,宋军北伐,他率西路军收复云州等地。不久因东路军在河北战败,他奉命掩护云州等地居民后撤,被辽军包围,负伤被俘,绝食而死。子延昭、孙文广在与辽、西夏......更多
枣宜会战
枣宜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zǎo yí huì zhàn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