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使徒

四使徒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ǐ tú油画。德国丢勒作于1526年。以双屏形式表现耶稣的门徒约翰和彼得、保罗和马可。这四个代表正义和仁爱的形象,巨人般充满在狭长的画面里,顶天立地,具有纪念碑意义。

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jiān/jiàn shèng mǔ油画。意大利达·芬奇作于1483-1490年。取材于《新约全书》中耶稣受洗的故事。画面以端庄而慈爱的圣母为中心,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着婴孩耶稣,耶稣身后坐着一个小天使,四人组成三角形构图。作品虽是宗教题材,但人物都已世俗化,充满人情味。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guó dà/dài/tài diǎn油画。董希文作。画面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情景。毛泽东手持讲演稿居中,左侧有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右侧可见天安门广场上举着红旗的人群。

惠司勒

惠司勒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 sī lè/lēi(jamesabbottmcneillwhistler,1834-1903)美国画家。1859年起定居伦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线条与色彩的和谐。受委拉斯开兹、库尔贝和日本绘画的影响,作品富有装饰趣味和东方情调。代表作有油画《白衣女郎》、《母亲》及铜版画《威尼斯风景》等。

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chū yìn xiàng油画。法国莫奈作于1872年。画面展现一个充满雾霭的海上早晨,一轮红日冉冉东升,港口、码头、舢板在雾中时隐时现。奔放的笔触和冷暖色彩的处理,使整个画面充满宁静与朝气。

木炭画

木炭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tàn huà1.用木炭条绘成的画。是素描的一种。因其线条较粗,调子匀整,故适于描绘大幅画及作油画的底稿。在绘画教学中,木炭画是素描的基本练习。

杂遝

杂遝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tà1. 众多杂乱的样子。如:人马杂遝。——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枪杀起义者

枪杀起义者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g shā qǐ yì zhě油画。西班牙戈雅作于1814年。作品表现的是马德里城郊一处小山坡旁,在黑沉沉的夜空笼罩下,一排法国士兵正在枪杀一群被捕的西班牙起义者。画面采用对角构图,色块对比强烈,加强了动荡不安的紧张气氛,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dù sà zhī fá油画。法国籍里柯作于1819年。取材于法国远航帆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画面描绘被丢弃在简陋木筏上的人们饥饿、疲劳而绝望的情景。作品以金字塔构图,色彩沉郁而丰富,光与影的对照强烈,充满悲剧性的力量。

水粉画

水粉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fěn huà用水调和粉质颜料作的画。厚涂不透明,有较强的覆盖力,效果近油画。薄涂效果近水彩画,较明朗轻快。技法有干画法与湿画法两种。可画在纸、布或木板上。
12345 共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