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jiā/gū/jie bāng wén huà/huā1.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盉﹑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lóng shān wén huà/huā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而得名。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所以也曾称为黑陶文化。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g sháo wén huà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周口店遗址
周口店遗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kǒu diàn yí zhǐ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在北京市房山区。1929年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1949年以来,又陆续有新的发现。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的极有价值的资料。建有北京猿人展览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彩陶
彩陶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táo1.带有彩绘花纹的古代陶器。凡有两种:一为烧制前绘上﹐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另一种是烧成后再作彩绘。通常所谓"彩陶"﹐多指前者。
手斧
手斧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fǔ1.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类用以挖掘﹑砍斫的工具。多为一端尖锐﹑一端钝厚的扁桃形器,由原始人打击石核边缘而成。
摹打
摹打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 dǎ/dá1.谓以纸覆于金石器物的铭刻上,铺毡捶击,然后用绵包醮墨,打印出铭刻的文字或图画。
淮安市
淮安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i ān shì在江苏省北部,苏北灌溉总渠和京杭运河在境内交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旧名射阳、山阳。1987年设市。人口117.8万(1995年)。为江苏省北部新兴城市之一。是周恩来故乡,有周恩来同志旧居及纪念馆。名胜古迹有韩侯祠、梁红玉祠、文通塔、镇淮楼、关天培祠墓及青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汉古墓群等。
石拓
石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tuò/tà/zhí1.将薄纸铺在石碑或石器上,轻拍轻打,使纸在碑或器的凹下处也凹下,再用蘸墨布团全面轻按,凹下处无墨,文字﹑图形便显示纸上,此种操作过程或成品,均称石拓。
绳纹
绳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g wén1.古代陶器的一种纹饰。用缠有绳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中国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的陶器常有这种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