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1835-1908)

慈禧太后(1835-1908)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xǐ tài hòu (1835-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统治者。咸丰帝妃,同治帝母。满族。叶赫那拉氏。为人阴险毒辣,善于玩弄权术。1861年咸丰帝死,同治帝继位,她发动祺祥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清廷实权。同治帝死后,立载湉(即光绪帝)为帝,仍由她听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她把持朝政四十余年,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更多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dà/dài/tài lín gé lè/lēi zhàn yì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2年7月,德军逼进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战役开始。德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于9月窜入市区。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城市争夺战。在消耗德军有生力量后,11月苏军转入反攻,并于次年2月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德军共损失一百五十万人。此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曹操(155-220)

曹操(155-220)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cāo (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更多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 tiě lú zhàn yì1815年6月18日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与法国拿破仑军队在滑铁卢(在今比利时南部)进行的战役。结果拿破仑战败,几天后宣布退位,从而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温泉关战役

温泉关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n quán guān zhàn yì又译“德摩比利战役”。希波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亲自率领大军,再次入侵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三千多名希腊联军,奔赴北希腊与中希腊之间的险要隘口温泉关(希腊文音译为“德摩比利”)御敌。联军奋勇击退敌军多次进攻。后波斯军在希腊叛徒引导下,由小道绕过关口。列奥尼达与留下掩护的斯巴达三百勇士全部英勇战死。波斯军随后进入中希腊。

珍妃(1876-1900)

珍妃(1876-1900)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n fēi/pèi (1876-1900)清代光绪帝妃。满洲镶红旗人。倾向维新变法,支持光绪帝掌权,遭到慈禧太后的忌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在逃离京城时,派太监将她推入宫内井中溺死。

百济

百济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jì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领有朝鲜半岛西南部地区,都于慰礼城(今汉城附近)。与高句丽、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在相互间的战争中常处劣势。公元660年被中国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

第一次东征

第一次东征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yī cì dōng zhēng1925年1月,占据广东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上之机,以“救粤军总司令”名义,率部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以粤、滇、桂、湘各军组成东征联军,以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学生军为主力,于3月底击溃陈炯明主力。4月20日,滇军进驻惠州,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èr cì yā piàn zhàn zhēng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次年,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大沽,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860年,英法联军扩大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不......更多

第四野战军

第四野战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ì yě zhàn jūn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发展而成。1945年10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1949年3月改为第四野战军。曾举行辽沈战役,参与发动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和华北、中南、华南广大地区。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被撤销,并入中南军区。
12345 共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