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 shì sù sòng为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种罪、要不要处刑、如何处刑的问题而进行的诉讼。在我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主导地位。除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外,其他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人民检察院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负责审判。
原被
原被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bèi1.原告和被告的简缩合称。
原诉
原诉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sù1.在诉讼程序进行中,被告对原告提出反诉时,称原告提起的诉讼为原诉。又称本诉。
反诉
反诉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 sù在同一诉讼中,被告向法院对原告提出的诉讼。
名刺
名刺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cì/cī名帖;名片:投了名刺进去,却被告知大人休息不见客。
告坐
告坐的同义词反义词
gào zuò1.谓被告发而连坐。 2.谢坐。
告诉才处理
告诉才处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gào sù cái chǔ/chù lǐ某些犯罪行为须由被害人向法院告诉,法院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原则。我国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家庭成员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都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并规定,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拘票
拘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 piào/piāo法院、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签发的强制被告或有关人到案的凭证。
指供
指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gōng/gòng1.审讯人员指定被告按主观性审判意图招供。2.证人指出案犯特征,提供有关证据。如:指供是审判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状
正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zhuàng1.指原告状子的正本。清代官府规定,诉讼原告必须按格式填写正状﹑副状各一份,副状较正状为简,不涉及讼词内容。正状留官府备案,副状用以拘审被告。参阅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词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