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壤

棕壤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rǎng又称“棕色森林土”。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下发育的土壤。土壤剖面以棕色和黄棕色为主。呈微酸性到中性反应。土层较厚,腐殖质含量较高。中国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泰国

泰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guó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中部。旧名暹罗。面积51.40万平方千米。人口6040万(1995年)。首都曼谷。中部有湄南河平原,余为山地和低缓高原。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工业为主,有采矿、炼油、纺织等部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旅游业发达。

葡萄牙

葡萄牙的同义词反义词
pú táo yá西南欧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临大西洋。面积9.21万平方千米。人口990万(1994年)。首都里斯本,北部多山地,南部有丘陵和平原。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盛产葡萄、油橄榄和无花果。软木及其制品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贝斯开湾

贝斯开湾的同义词反义词
bèi sī kāi wān1. 大西洋的一部分,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之间。一般译为比斯开湾。

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uó gān shè huán liáo《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俄国出于侵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拉拢德、法两国出面干涉。1895年5月,在三国压力下,日本同意由中国增加赔款三千万两白银后,日军撤出辽东半岛。三国以干涉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等特权。俄国乘机扩大了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

三国时代

三国时代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uó shí dài朝鲜历史上指三个国家在朝鲜半岛共存的时期。前后有两次。“前三国”指高句丽、百济、新罗;“后三国”指新罗、后百济和泰封国(后改为高丽,即王氏高丽)。

东京湾

东京湾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jīng wān日本本州岛南岸海湾。为房总、三浦两半岛合抱,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湾口宽仅8千米。沿岸为日本著名重化工业地带。北岸和西岸有东京、横滨、横须贺等港市,东岸有千叶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chóu zhī lù1.指古代由中国通向欧洲的道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养蚕﹑缫丝﹑织绸。到了汉代,制造丝绸的技术又有了提高。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制造的丝绸运输到中亚﹑波斯(今伊朗)﹑地中海沿岸罗马等地,引起西方人民的惊奇和喜爱,人们便把我国称为"丝国",把这条商路称为"丝绸之路",或简称"丝路"。其主要路线:东起汉都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从敦煌向西分南北两道。南道沿......更多

中国沿岸流

中国沿岸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yán àn liú中国近海的洋流系统之一。主要由黄海沿岸流、东海沿岸流和南海沿岸流组成。黄海沿岸流属低盐低温流,沿山东半岛北部东流,绕过成山角后南下。东海沿岸流源自长江和钱塘江淡水,盐度极低,水温年变幅大,流向随季节而变,冬季顺岸南下,夏季流向东北。南海沿岸流主要指广东沿岸的洋流,盐度较低,流向随季节而变,冬季流向西南,夏季流向东北。

也门

也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yě mén西亚国家。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海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12345 共1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