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体

仁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tǐ/tī/bèn1.仁爱的本旨。《吕氏春秋.长攻》:"吾闻之:'义兵不攻服,仁者食饥饿。'今服而攻之,非义兵也;饥而不食,非仁体也。"明张居正《徐存斋七十寿序》:"吾以此识仁体矣。"一说《吕氏春秋.长攻》所云"仁体"当为"体仁"之倒误,"体仁谓体会仁之实者也"。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

伯夷

伯夷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yí1.相传为颛顼之师。《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颛顼师伯夷父。"陈奇猷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柏夷亮父',班固自注云:'颛顼师'。案,柏﹑伯通。伯夷其氏……亮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清王引之《经......更多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yí shū qí1.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更多

伯牙

伯牙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yá古代传说人物。春秋时民间琴师。善奏《高山流水》。《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句。据《吕氏春秋》记载,伯牙演奏的音乐形象,均为钟子期所理解。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后世传为“知音”佳话。

伶伦

伶伦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 lún1.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泠沦氏"﹐又《律历志上》作"泠纶"。 2.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佁蹷

佁蹷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chì jué1.谓致使双足痿痹。《文选.枚乘》"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唐李善注:"《吕氏春秋》:'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曰佁蹷之机。'高诱注:'佁,至也。'"今本《吕氏春秋.本生》作"命之曰招蹷之机。"高诱注:"招,至也。"北齐刘昼《新论.防欲篇》:"身安轝驷,命曰召蹷之机。"案,"佁蹷"﹑"招蹷"﹑"召蹷"义同。清毕沅《吕氏春秋校正》:"蹷者,痿蹷,过佚则血脉不周通,骨干不坚......更多

侯吕陵

侯吕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u/hòu lǚ líng1.复姓。北周有侯吕陵始。见《周书.杨干运传》。一说,"侯吕陵"当作"俟吕陵"。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吕氏》。

八览

八览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lǎn1.《吕氏春秋》中的八个大篇名的合称。

公上

公上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shàng/shǎng1.朝廷;官家。 2.复姓。战国时墨子弟子有公上过。见《吕氏春秋.高义》。

六物

六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wù1.谓岁﹑时﹑日﹑月﹑星﹑辰。 2.六币。 3.酿酒所需之六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孔颖达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曲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高诱注:"六物,秫﹑稻﹑曲﹑糵﹑水﹑火......更多
12345 共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