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 xiàn mù tǎ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山西省应县西北佛宫寺内。建于1056年。八角五层(实为九层),高67.3米,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木塔。底层有高11米的释迦牟尼坐像,各层均有壁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恒山
恒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ng shān古称“北岳”,中国五岳之一。在山西省东北部。东北西南走向,长150千米。有一百零八峰。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气势雄伟,怪石争奇,古树参天,景色壮丽。名胜古迹有北岳朝殿、会仙府、文昌阁、悬空寺、出云洞、紫芝峪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悬空寺
悬空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 kōng/kòng/kǒng sì在山西省浑源县南恒山唐峪口西峭壁上。始建于北魏。有大小殿阁三十余座,凌空建在峭壁之上,用数十根木柱支撑,远望如半空悬吊,故名。最高的三教殿有释迦牟尼、阿难神像、铁铸韦陀及浮雕。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照市
日照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zhào shì在山东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邻江苏省,兖石铁路通达境内。1985年设市。人口110.27万(1995年)。为一新兴海港城市,建有煤炭专用港,山西省部分煤炭由此外运。
明孝陵
明孝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xiào líng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南坡独龙阜。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建于1381-1383年。马皇后先于明太祖葬入,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陵前有八百多米长的神道,两旁立有石人、石兽十八对。陵墓现存有宝城、明楼和神功圣德碑等,明楼后是陵寝,是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合葬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余祁
昭余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yú qí1.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晋剧
晋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jù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suí kàng rì gēn jù d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〇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一二〇师一部和地方武装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北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分别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和绥察行政办事处。
晋阳关
晋阳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yáng guān1.古关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曾国荃(1824-1890)
曾国荃(1824-1890)的同义词反义词
zēng/céng guó quán (1824-1890)清末湘军将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弟。曾率湘军赴江西吉安镇压太平军,所部称吉字营。后任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1864年攻陷天京(今南京),纵兵焚掠,血洗全城。调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利去职。后又任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两江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