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
文光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guāng1.错杂的波光。 2.绚烂的文采。 3.西汉文帝和东汉光武帝的合称。
普米族
普米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mǐ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丁巴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月氏(-zhī)
月氏(-zhī)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zhī1.亦作"月支"。 2.古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其族先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时,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西迁塞种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3.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zī kè lǐ kè qiān fó dòng在新疆吐鲁番市东北。开凿于北朝至元代。有洞窟六十四个,窟内均绘有壁画,内容多为佛教故事。画有蒙古人、回鹘人的形象及音乐、舞蹈场面,以及书有汉文、回鹘文、梵文、吐火罗文的榜书、题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棘门军
棘门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mén jūn1.《汉书.周亚夫传》载:汉文帝时,匈奴入侵。以刘礼屯兵霸上,徐厉屯兵棘门,周亚夫屯兵细柳,以备胡。文帝亲自劳军,到霸上﹑棘门军,皆直驰而入;到细柳军,周亚夫军容整饬,以军礼相见。文帝感慨地称赞周亚夫:"此真将军矣!乡者霸上﹑棘门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后因以"棘门军"称纪律松弛的军队。
水族
水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zú分布于贵州的少数民族。约34.7万人(1990年)。用水语。曾有古老文字“水书”,通用汉文。信奉万物有灵。喜跳铜鼓舞、芦笙舞。传统节日有端节等。主要从事农业。
汉籍
汉籍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jí1.汉代典籍。 2.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称中国汉文典籍。
白族
白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9.8万人(1990年)。用白语。曾用汉字标记白语,现通用汉文。信佛教,崇拜“本主”。木雕、石刻工艺精湛。有“吹吹腔”和“大本曲”等传统艺术。传统节日有火把节、三月街等。主要从事农业,善养鱼畜。
纳西族
纳西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nà xī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27.8万人(1990年)。用纳西语。曾用象形东巴文字和音节哥巴文字,现通用汉文。信东巴教。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东巴经》有重要文化价值。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业。
羌族
羌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g zú分布于四川的少数民族。约19.8万人(1990年)。用羌语。无文字,长期通用汉文。崇奉屋顶白石为天神。喜吹羌笛,自娱自乐。流行“跳盔甲”传统祭礼舞。传统节日有羌年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