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 jìng bǎo hù biāo zhǔn国家、地方和有关部门颁发的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量和容许的污染物排放量(数量或浓度)等的技术规范。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 jìng jiān/jiàn cè对环境素质进行监视性测试的活动。通过间断或连续地测量环境中各种组分的浓度、含量,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对环境的影响。按监测任务性质不同,分监视性监测、事故性监测、仲裁性监测和科研性监测等。
生物浓缩
生物浓缩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wù nóng suō/sù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物质,积累在其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介质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各种生物对同一物质的浓缩作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生长素
生长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cháng/zhǎng sù一种植物激素。即“β吲哚乙酸”。在根、茎等尖端产生,幼叶、花芽、幼嫩果实中也有。只能从植物体上端向下端运输传导。可促进芽和茎的生长、生根及果实的发育。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píng héng指弱电解质的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度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的状态。如动态平衡,不稳定,当条件(温度、浓度)发生变化,平衡会朝着某一方向移动。
电离度
电离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dù/duó当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解质已电离的分子数占原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一般电解质越弱,电离度越小。对于同一种电解质,通常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膜分离
膜分离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 fēn/fèn lí利用流体中各组分对液膜或固体膜的渗透作用不同实现组分的分离。分离过程的推动力为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该法过程简单、能耗低,可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用于热敏物质的分离、浓缩和提纯。如生物制品的提纯:气体组分分离等。
蓄电池
蓄电池的同义词反义词
xù diàn chí俗称“电瓶”,又称“二次电池”。放电后经充电可继续使用的电池。有铅蓄电池、镍铁蓄电池和镍镉蓄电池等。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负极是铅,以稀硫酸溶液作为电解质。放电(使用)时,正、负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硫酸溶液浓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充电。用外电源充电时,可使电极和溶液回复原状,经充电后便可继续使用。
贫血
贫血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 xuè/xiě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时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器官、组织的缺氧症状,如头晕、耳鸣、疲倦乏力,以及活动后心悸、气短甚至心绞痛等。因失血、红细胞生成不足、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等引起。
赋形剂
赋形剂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xíng jì1.加在药物中,使药物具有一定形状或一定浓度的物质,如蜂蜜﹑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