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1924-1986)

邓稼先(1924-1986)的同义词反义词
dèng jià xiān (1924-1986)物理学家。安徽怀宁人。西南联大毕业。美国珀杜大学博士。曾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和二机部工作,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院长。领导研制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解决一系列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理论课题,对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钱学森(1911- )

钱学森(1911- )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xué sēn (1911- )应用力学家,系统工程科学家。上海人。交通大学毕业,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回国后任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力学的许多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与冯·卡门合作,取得一系列成就,为空气动力学奠定理论基础。最先提出核火箭的设想。组织和推动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创物理力学的学科,最先提出稀薄气体......更多

陈垣(1880-1971)

陈垣(1880-1971)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uán (1880-1971)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学成家,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目录学方面著述宏富,创见颇多。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中西回史日历》等。

顾颉刚(1893-1980)

顾颉刚(1893-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gù jié gāng (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黄昆(1919- )

黄昆(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kūn (1919- )物理学家。北京人。燕京大学毕业。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在固体物理学领域进行开拓性工作。首先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理论,并为实验证实。著有《点阵动力学理论》(与玻恩合著)、《半导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固体物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shè huì kē xué yuàn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977年成立于北京。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设多家研究所,并设立研究生院。主要任务研究中外历史和现状,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实践,着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情况。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kē xué yuàn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1949年11月成立。院部设在北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由分布在全国各个系统的五百多位院士组成的学部;一是以一系列研究所为主体,加上若干教学、图书、出版、仪器研制中心等支撑单位和一批高技术企业。出版有《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辩证法通讯》以及各种专门学科的学报、专著、译著......更多

加鲁因大学

加鲁因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lǔ yīn dà/dài/tài xué摩洛哥的伊斯兰教大学。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公元859年创建于非斯城。设有伊斯兰法律、阿拉伯语言和文学、神学和哲学等学院以及伊斯兰研究所。

吴伯箫(1906-1982)

吴伯箫(1906-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bó xiāo (1906-1982)散文家。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陕甘宁教育厅任职。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散文集《羽书》、《北极星》等。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lù shū yuàn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传播理学,学生达千人。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年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成立湖南大学。1984年设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345 共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