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领
项领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g lǐng1.肥大的颈项。《诗.小雅.节南山》﹕"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毛传﹕"项﹐大也。"郑玄笺﹕"四牡者﹐人君所乘驾﹐今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喻大臣自恣﹐王不能使也。"汉刘向《新序.杂事》﹕"夫久驾而长不得行﹐项领不亦宜乎?《易》曰﹕'臀无肤﹐其行赼趄'﹐此之谓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空谷有项领之骏者﹐孙阳之耳心也。"后用以比喻放纵不羁﹐不听使用。 2.指颈。 3.比喻头等;首要。 4.比喻要害之地。
骄卒
骄卒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zú/cù1.骄横不听指挥的士卒。
一味
一味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wèi①一种食物;一种滋味: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嘉膳之和,非取乎一味。②中药的一种:这药里还差一味黄连。③副词。一向: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④副词。单纯地;一意地:一味迁就|他谁的话都不听,一味胡闹。
乃公
乃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nǎi gōng①你的父亲。父对子的自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②对人自称的傲慢语:竖儒!几败乃公事!
五炁朝元
五炁朝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qì zhāo/cháo yuán1.亦作"五气朝元"。 2.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克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伍子胥(?-前484)
伍子胥(?-前484)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ǐ xū (?-qián 484)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名员。楚大夫伍奢子。公元前522年伍奢被杀,他历经宋、郑等国出逃至吴。帮助阖闾夺取王位,改革图强,整顿军队,国势日盛。不久攻入楚都,因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他力劝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夫差不听,并逐渐对他疏远,后赐剑命他自杀。
南威
奕山(1790-1878)
奕山(1790-1878)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shān (1790-1878)清末官员。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帝侄。鸦片战争时任靖逆将军,赴广州督师。不听林则徐建议,在广州被围时向英军求和。英军进攻福建、浙江,又不出兵应援。战后被革职。后在任黑龙江将军时,与沙俄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宫奇
宫奇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qí/jī1.即春秋虞国大夫宫之奇。晋献公曾向虞借道攻虢,虞君应允,宫之奇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为喻相谏,虞君终不听,因而率族奔曹。三月后,晋灭虢,虞亦被袭而灭。
广武君
广武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ān wǔ jūn1.指楚汉相争时赵国谋臣李左车。李封广武君,故称。韩信﹑张耳攻赵时,赵权臣成安君陈馀不听广武君之言,以至兵败。韩信获广武君而师事之,广武君遂为之筹策下燕齐之地。见《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