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削
京削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xiāo/xuē1.宋代制度,高﹑中级官员每年可向朝廷荐举选人,经过磨勘改为京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有名额限制,一个名额称一"京削"。
京式大帽
京式大帽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shì dà/dài/tài mào1.清末京官所戴的一种窄檐儿的礼帽。
京秩
京秩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zhì1.京官。
公廨田
公廨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xiè tián1.隋唐时期给各官署以所收地租补充办公经费的公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给外官公廨田﹐为公廨田名称之始。唐制内外各官署均依照等级高低﹐分别给予公廨田。在京官署公廨田自二十六顷至二顷﹐在外诸州公廨田自四十顷至一顷。官吏解职,移交后任。公廨田租给农民耕种﹐苛收地租。唐以后无给公廨田的记录。
出丞
出丞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chéng1.由京官出任地方辅佐官。
出宰
出宰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zǎi1.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司官
司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guān1.主管官员。 2.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指部内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 3.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
听朝鸡
听朝鸡的同义词反义词
tīng zhāo/cháo jī1.听鸡鸣而趋朝。借指担任京官。
外补
外补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bǔ1.旧时称京官外调。 2.指地方官。
外迁
外迁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qiān1.旧时谓京官调任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