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会
中国福利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fú lì huì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临济宗
临济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jì zōng1.中国佛教禅宗南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属于南岳怀让法系。经马祖﹑百丈﹑黄蘗而至唐河北临济院义玄禅师﹐义玄正式创立此宗﹐故名临济宗。其宗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人忽然省悟﹐为其特色。主要宗旨有"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下传六世﹐至北宋石霜楚园门下分为黄龙﹑杨岐二派﹐和原来的五家合称五家七宗。公元十二﹑三世纪间相继传入日本﹐今仍流行。
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ǒu/dòu mǐ dào1.早期民间道教。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传说入道者须交五斗米,因以为名。一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经》,故名。由于道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雄踞汉中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西晋后开始分化。至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shī dà xué táng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创立于北京。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初时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与旧时书院无异。1900年停办。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分政、艺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增设进士科、译学馆(同文馆归入后改办)及医学实业馆。1907年又增设博物品实习科。1910年正式开办分科大学,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京氏学
京氏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shì/zhī xué1.西汉京房创立的今文《易》学。京房曾学《易》于孟喜的门人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今存《京氏易传》三卷。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sī lán jiào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信仰安拉(真主)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为《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称为“穆斯林”)必遵的“功课”。主要有逊尼、十叶两大教派。广泛流传于亚、非、欧、美各国。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天方教”、“清真教”等。
伤寒论
伤寒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hán lùn/lún现存中医学中最早系统论述外感疾病的著作。共十卷。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创立六经辨证和治疗原则、方剂的配伍等,在诊断方面贯串运用了四诊八纲。
儒教
儒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jiào1.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八卦教
八卦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guà jiào1.白莲教的支派。始称收元教﹐为清初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其后传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故又称八卦教。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宣称"平胡不出周刘户﹐歳在戊辰﹑己巳年。"乾隆年间不断遭到清统治者镇压﹐教主刘省过(佐臣孙)等被杀害。嘉庆年间又一度盛行﹐教徒林清李文成等曾领导起义﹐改名天理教﹐亦遭镇压。其后分支馀派散在各处﹐义和拳即其中一支。
兴家立业
兴家立业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g jiā lì yè建设家庭,创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