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同即异

弃同即异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 tóng jí yì①指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斟寻

斟寻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n xún1.亦作"斟鄩"。 2.古国名。夏同姓诸侯国。辖境在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 3.复姓。古有斟寻氏。禹之后,以封国为姓。见《史记.夏本纪论》。

族姓

族姓的同义词反义词
zú xìng1.指同姓的亲族。 2.指家族姓氏。 3.指世族大姓。

正父

正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fù/fǔ1.指周成王之父武王。《书.洛诰》:"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孔颖达疏:"正父谓武王﹐言其德正﹐故称正父。"一说﹐泛指官长。孙星衍疏:"正者,政人。父者,《说文》云:'家长率教者。'是父为长也。《诗传》云:'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 2.司马之官。掌管军政和军赋。 3.指正考父。春秋时宋人,历佐戴﹑武﹑宣三公,位为上卿。

联宗

联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zōng1.两家宗族。 2.同姓的人联成一个宗族。

荆吴

荆吴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wú1.春秋时的楚国与吴国,后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汉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

通族

通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zú1.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

通谱

通谱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pǔ1.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 2.异姓人相约结为兄弟。

投杼

投杼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u zhù《战国策·秦策二》载:有一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别人误以为是曾子,来告诉曾母。曾母起初不信,但到第三个人来告诉时,她终于信以为真,吓得“投杼逾墙而走”。杼:织布的梭子。后以“投杼”表示流言可畏,对某人的谣言一多,连最亲近者的信心也会被动摇。

裔姓

裔姓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xìng1.同姓后代。
6 共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