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指标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biāo反映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以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国民生产总值若干亿元,人口净增率千分之几,职工平均工资若干元等。

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rén kǒu lùn①马寅初关于中国当代人口问题的观点。1957年提出,以后陆续作了阐明和论证。认为中国人口多,增长快(195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0‰),消费大,而资金较少,这势必影响资金积累,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指出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行晚婚和节育。②马寅初著,1957年发表。

物质利益原则

物质利益原则的同义词反义词
wù zhì lì yì yuán z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指国家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要求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使之均能从切身利益中共同关心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yíng jīng jì/jǐ私人经营的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三种人

第三种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ān zhǒng/zhòng rén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胡秋原﹑苏汶等人﹐自称是居于国民党反动文人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并用以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主张。

艾芜(1904-1992)

艾芜(1904-1992)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wú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弃学远行,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漂泊,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他的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一课》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除了《南行记》,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抗战爆发后,任中华......更多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ān shì biàn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被蒋调到陕甘一带进攻红军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认识到“剿共”没有出路,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要求蒋联共抗日。同年12月4日,蒋到西安督战。张、杨在向蒋屡次进谏无效后决定“兵谏”,于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更多

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shān huì/kuài yì pài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林森、居正等国民党右派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决议案。参加会议者后来被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谢持、邹鲁等人党籍。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ī wǔ fǎn gé/jí mìng zhèng biàn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加紧反革命活动。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反共清党”,公开背叛革命。随后,封闭工会、农会等革命团体,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

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事件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jūn zǐ shì jiàn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后,多次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释放政治犯等要求。11月22日深夜,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七人,史称“七君子事件”。事件发生后,全国人民极为愤慨,广泛开展营救运动。1937年7月后,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沈钧儒等七人。
678910 共4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