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仲

四仲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zhòng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 2.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地平面

地平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píng miàn1.大地的水平面。天文学上指与地球半径成直角的平面。即以站立的观测者为中心的垂直平面。

地心说

地心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xīn shuō/shuì/yuè古代西方认识宇宙的一种学说。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正式建立。认为地球静止于宇宙中心,其他一切天体都绕地球转动,并提出“本轮”、“均轮”系统和偏心圆模型来解释行星的视运动中各种复杂现象。

夏至

夏至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zhì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冲

大冲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chōng1.天文学术语。指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期﹐隔十五年到十七年重复一次﹐因为距地球近﹐这时火星显得最亮。

大衍历

大衍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yǎn lì1.唐代历法名。一名《开元大衍历》。为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所造。开元九年﹐因《麟德历》日食不验﹐诏一行作新历。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十五年历成而一行卒。因一行用《易》大衍之数立说﹐故名《大衍历》。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大衍历》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对后代历法的编订影响很大。

天度

天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dù/duó1.周天的度数。古代天文学划分周天区域的单位。 2.天子的胸怀。

天文单位

天文单位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wén dān/shàn/chán wèi度量太阳系内天体间距离的基本长度单位。是天文常数之一。以符号a.u.表示。太阳至地球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1984年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天文单位的具体长度定为1.49597870×10^11米。

天王星

天王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wáng xīng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七颗行星。1781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28.69亿千米。直径51800千米,平均密度1.24克/立方厘米,质量8.742×10^28克。公转周期84.01年,自转周期23.9小时,为逆向自转。表面温度约-180°c。有磁场、光环和十五颗卫星。

宇宙

宇宙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zhòu①天地万物的总称。语出战国时《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垠,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宇宙是物质世界,其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②天文学的“宇宙”概念指总星系,是人类的观测活动所涉及的最大物质体系。③书名。全名为《宇宙:物质世界概要》。德国自然、地理学家洪堡著。共五卷,于1845-1862年陆续出版。第一卷是关于宇宙全貌的概述。第二卷是历代对自然风光的论述和......更多
678910 共1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