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1857-1909)
刘鹗(1857-1909)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è (1857-1909)清末小说家。字铁云,号洪都百炼生,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早年行医和经商。曾官候补知府。后弃官经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向联军购米救济饥民,后因此被清廷充军新疆。所作小说《老残游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另有《铁云诗存》、《铁云藏龟》。
北京
北都
北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dū1.指今北京市。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应天(今江苏南京市)迁都北京,正统六年正式定都北京,故北京亦称北都。
华东
华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huà/huā dōng指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七省和上海市。
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ià ā méng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吴中
吴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zhōng1.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南京市
南京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jīng sh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jīng cháng/zhǎng jiāng dà/dài/tài qiáo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南唐
南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táng1.五代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代吴称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国号唐,史称南唐。曾灭闽﹑楚,极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和福建﹑江西﹑湖南及湖北东部地区。975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三主,三十九年。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shuǐ běi diào gōng chéng中国从长江调水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一项庞大水利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在江苏扬州附近抽取长江水,大体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上,穿过黄河直达天津。中线近期从丹江口引水,远期将线路延伸至三峡,经南阳、汉淮分水岭缺口,在郑州西北过黄河,沿京广铁路北行,直达北京。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西北地区。近期先开始实施东线和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