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1835-1908)

慈禧太后(1835-1908)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xǐ tài hòu (1835-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统治者。咸丰帝妃,同治帝母。满族。叶赫那拉氏。为人阴险毒辣,善于玩弄权术。1861年咸丰帝死,同治帝继位,她发动祺祥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清廷实权。同治帝死后,立载湉(即光绪帝)为帝,仍由她听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她把持朝政四十余年,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更多

成吉思汗(1162-1227)

成吉思汗(1162-1227)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jí sī hán (1162-1227)即“元太祖”。蒙古族军事家、政治家。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12世纪末13世纪初率本族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拥有四海的强大者),建立蒙古汗国。接着进行大规模扩张战争。曾两次攻金,占领中都(今北京)。1219年亲率二十万大军进行第一次西征,灭花剌子模,击败斡罗思和钦察联军,占领中亚大片土地,分......更多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ng lè dà diǎn类书名。明初解缙等奉明成祖命编纂。初名《文献大成》。后广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改现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按《洪武正韵》的韵目分列单字,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相联系的各项文史记载。有抄本正副两本。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咸丰时已有散佚,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大部分烧毁。建国后先后征集到七百九十七卷,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瓦尔密战役

瓦尔密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wǎ/wà ěr mì zhàn yì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1792年9月20日,以法国下层群众“无套裤汉”组成的革命军,在马恩省的瓦尔密村击退普鲁士和奥地利联军,扭转了危险的局势。从此法军开始转入全线反攻,很快夺回失去的全部国土。

第一次东征

第一次东征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yī cì dōng zhēng1925年1月,占据广东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上之机,以“救粤军总司令”名义,率部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以粤、滇、桂、湘各军组成东征联军,以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学生军为主力,于3月底击溃陈炯明主力。4月20日,滇军进驻惠州,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

第二战场

第二战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èr zhàn cháng/chǎng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美国在西欧开辟的反法西斯德国的战场。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苏德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42年起,苏联敦促英、美在西欧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联军在法国西北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胜保(?-1863)

胜保(?-1863)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bǎo (?-1863)清末将领。满洲镶白旗人。曾以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参加围攻太平天国北伐军。因屡遭败绩,被称为“败保”。后在通州八里桥抵抗英法联军失败。1862年收降苗沛霖,杀害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后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因“讳败为胜”被责令自杀。胜朝指被战胜而覆灭的前一朝代:胜朝遗老|避胜朝国号。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ì bì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人在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说今湖北蒲圻西北赤壁山)相拒。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兵。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奠定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颐和园

颐和园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hé yuán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北京西郊。金代为皇帝行宫,明代为“好山园”,清代改“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面积290万平方米。分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万寿山前有728米彩色长廊,山上有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长廊前为昆明湖,有清晏舫、知春亭、十七孔桥。东宫门内有仁寿殿、德和园、乐寿堂、玉澜堂等建筑。著名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共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