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sháo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鲁军一鼓作气,大败齐军。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shā huì zhàn1939年至1941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对长沙发动进攻,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每次会战都不超过一个月。中国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进行决战。其中尤以第三次会战最为出色,使敌军遭到很大损失。
驱羊攻虎
驱羊攻虎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 yáng gōng hǔ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gān lǐng zhàn y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地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攻的阵地防御战。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集中六万余人,以夺取上甘岭东西两个高地为目标,发动“金化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四万余人在严重缺粮、缺水、缺氧和缺弹的情况下,坚守坑道阵地,打退敌军数百次冲击,共歼敌二万五千余人,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ìn biān jìnɡ zì wèi fǎn jī zhàn1962年10月至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击退印度军队入侵的战斗。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奋起反击,打退印度军队的进攻,并追击到传统习惯线附近。为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全线停火。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千米。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rì jiǎ wǔ zhàn zhēnɡ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而得名。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8月,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受挫,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次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不久,辽东半岛陷落。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因清政......更多
主攻
主攻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gōng也称“主要突击”。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主要兵力、火力主动对敌人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是有助攻配合的进攻方式。
乱钟
乱钟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àn zhōng话剧剧本。田汉作于1932年。1931年9月18日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紧急鸣钟集合,同仇敌忾,慷慨赴战。
二传手
二传手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chuán/zhuàn shǒu1.排球运动中担任接应接发球一传后第二次传球的运动员。二传手是组织进攻的核心人物。
以劳击逸
以劳击逸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láo jī yì用疲劳的军队去进攻养精蓄锐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