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
勃然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rán1.突然。 2.兴起貌。 3.因愤怒或心情紧张而变色之貌。
勃起
勃起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qǐ1.兴起,勃兴。
化性起伪
化性起伪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 xìng qǐ wěi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十二诸侯
十二诸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zhū hóu/hòu1.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诸侯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周﹑吴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周为天子,吴到春秋后期才兴起,故周吴不在十二诸侯之列。 2.指战国时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十二国的君主。 3.泛指各诸侯国。
发兴
发兴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fà xīng/xìng1.发兵兴师。 2.发生;兴起。
发奋为雄
发奋为雄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 fèn wéi xióng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发祥地
发祥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fà xiáng dì/de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黄河流域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
大和国家
大和国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hé guó jiā日本古代奴隶制国家。公元3世纪兴起于本州中部大和(今奈良)地区。5世纪统一日本。统治者初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实行部民制。后豪族专权,皇权衰落。645年大化改新后,确立天皇统治,日本进入封建时代,大和时代结束。大和国家与中国积极发展关系,中国文化陆续传入日本。
对句
对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ì jù/gōu1.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 2.指对联。
岪岪
岪岪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fú1.兴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