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宗(902-947)
辽太宗(902-947)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o tài zōng (902-947)即“耶律德光”。辽朝皇帝。太祖次子。初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公元927年即位后屡次出兵攻后唐。936年借后唐叛将石敬瑭求援机会取得幽蓟十六州(约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并立石敬瑭为晋帝。946年南下灭后晋,次年改国号契丹为辽。不久自开封北返途中病死。
问罪之师
问罪之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n zuì zhī shī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讨伐犯罪者的军队。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万乘(-shèng)
万乘(-shèng)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 shèng1.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2.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 3.指帝王,帝位。 4.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亦泛指国家。
不师
不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shī1.不效法;不学习。 2.不立师傅。 3.不出兵。
传檄可定
传檄可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án xí kě dìng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兴戎动众
兴戎动众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g róng dòng zhòng兴:发动;戎:军队;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兵不逼好
兵不逼好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bù bī hǎo兵:指出兵作战;逼:威胁;好:指友好的国家。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旅
出旅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lǚ1.出兵;出军。
史思明(703-761)
史思明(703-761)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sī/sāi míng (703-761)唐代宁夷州突厥族人。因战功为安禄山所亲信,官至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叛乱,他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区,被任为范阳节度使。安庆绪杀安禄山称帝,他一度降唐,后起兵再叛。公元759年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称大圣燕王。进兵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继又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出兵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