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星体
微流星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i liú xīng tǐ/tī/bèn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小物体的总称。由小行星和彗星等演变而来。直径小于1毫米,质量小于1毫克。由于体积微小,便像尘埃一样,先飘浮在大气中然后才渐渐沉降到地面。可能会对人造天体造成危害,因而需加强对其探测和研究。
恒星
恒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ng xīng本身能发出光和热的天体,如织女星、太阳。过去认为这些天体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叫做恒星。实际上恒星也在运动。
星位
星位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g wèi1.星宿在天上的地位。旧时认为星位决定人们的贫富尊卑。 2.指星辰在天体的位置。
星名
星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g míng为区分和检索方便,对各类天体人为规定的名称。中国古代对天体曾用领土、用具、动植物等名称命名。现代采用星座名后附加小写希腊字母,如大熊座α星;对变星则在星座名后附加大写拉丁字母,如金牛座t星;对小行星最初用罗马、希腊女神名命名,后也有用人名命名的,现国际上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王绶星是3171号小行星;对彗星则以发现者姓名命名,如哈雷彗星等。
星系
星系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g xì/jì由千百亿颗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9~10^11倍,占据20万光年到100多亿光年的空间。银河系就是一个普通的星系。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现在说的星系一般是指河外星系。目前观测宇宙范围内的星系总数约为十亿个。
星表
星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g biǎo刊载天体各种参数的表册。一般包括天体的位置、星等、光谱型、自行和视差等参数。品种繁多,有双星星表、变星星表、射电源星表、红外源星表等。中国的《石氏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暗物质
暗物质的同义词反义词
àn wù zhì由天文观测推断存在于宇宙中的不发光物质。包括不发光天体,以及某些非重子中性粒子等。
望筩
望筩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tǒng1.附在浑天仪上的一种窥管﹐用以观察天体。
李政道(1926- )
李政道(1926- )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zhèng dào (192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上海。芝加哥大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为此与杨振宁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提出可精确求解的量子场论模型,在粒子理论、核物理、天体物理方面也有贡献。著有《场论与粒子物理学》等。
玑衡
玑衡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héng1."璇玑玉衡"的省称。古代观测天体的仪器。 2.北斗七星的泛称。 3.借指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