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bàng zhèng cè又称“实力政策”。指用武力威胁别国的政策。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胡萝卜”指给一些好处)。

将军府

将军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jiàng jūn fǔ1.将军的府第。官署名。袁世凯统治时期设置,直隶于大总统,置将军若干人,名义上为最高军事顾问机关。后废。

就任

就任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ù rèn/rén担任(某种职务):~总统。

府院

府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fǔ yuàn1.犹府第。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府和国务院的并称。

执政党

执政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zhèng dǎng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也称“在朝党”。在两党制的国家中是在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中获胜的那个党,在多党制的国家中是一个党或几个党的联盟。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执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就是中国共产党。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hù guó yùn dòng又称“云南起义”。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蔡锷、李烈钧等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兴师讨袁。1916年出兵四川、贵州和两广,各省纷纷独立。袁军入川镇压失败,在内外压力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除恶务尽”,继续反袁。6月袁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宣布遵行《临时约法》,召开国会。护国运动胜利结束。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fǔ shǒu nǎo一国中央政府的最高领导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常见的如共和国的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君主国的首相等。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同时也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的职权大小因政体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梁士诒(1869-1933)

梁士诒(1869-1933)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g shì yí/dài (1869-1933)广东三水人。民国初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成为交通系首领。1918年任安福国会参议院议长。1921年投靠奉系,任国务总理。不久下台。1925年复任交通银行总理。

火器营

火器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qì yíng1.清代禁卫军之一。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置,为皇帝的守卫扈从,设有总统大臣管理。全营均操习枪炮,故名。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特任

特任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rèn/rén1.辛亥革命后到解放前,文官官阶分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特任是文官的第一级官阶,由大总统或国家主席以特令任命。
678 共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