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句
折腰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zhé/shé yāo jù/gōu1.格律诗中的七律,通常是上四下三格,间有上三下四或上五下二,皆为折腰句。如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诗:"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参阅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
拗救
拗救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jiù1.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参见"拗句"。
换韵
换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n yùn1.谓同一韵文用韵的转换。除律诗绝句必须一韵到底外,古体诗和赋以及其它诗歌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每隔若干句换韵;词曲必须按谱,或一韵到底,或换韵。亦称"转韵"。
排律
排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i/pǎi lǜ1.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元杨士宏编《唐音》始列"排律"一目,后世因之。
沈佺期(656~714)
沈佺期(656~714)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quán qī/jī(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人。沈全期与宋之问同为当时著名的宫廷诗人,所作多为歌舞升平的应制诗,风格绮靡,不脱梁,陈宫体诗风。然沈、宋俩人总结了六朝以来新体诗创作的经验,对律诗的成熟与定型,贡献颇大。
沈约(441-513)
沈约(441-513)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yuē/yāo (441-513)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在梁代官至尚书令,封建昌县侯。死后谥号为隐。在诗的声律上创“四声”、“八病”之说,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瑞鹧鸪
瑞鹧鸪的同义词反义词
ruì zhè gū1.词牌名。又名《五拍》﹑《天下乐》﹑《舞春风》﹑《鹧鸪词》等。双调五十六字,平韵。本为七言律诗,因唐人谱为歌词,遂成词调。至宋柳永增添为双调六十四字及八十八字两种。
结联
结联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jiē lián1.见"结连"。 2.律诗的最后一联称"结联"。又称尾联。
落句
落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là jù/gōu1.律诗的尾联句子。
转韵
转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ǎn/zhuàn yùn也称“换韵”。古代韵文每隔若干句转换一韵,称为转韵。但律诗、绝句不得转韵,词曲转韵必须遵守定格。其他韵文转韵一般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