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和(1894-1943)

赖和(1894-1943)的同义词反义词
lài hé/hè/huó/huò/hú (1894-1943)作家。台湾彰化人。台北医学校毕业。曾在厦门行医。1919年回台湾。因反对日本殖民当局,两次被捕入狱。曾任台湾文化协会专务理事、《台湾民报》主编。著有台湾第一篇白话散文《无题》、第一篇白话小说《斗闹热》以及新诗《觉悟的牺牲--寄二林事件的战友》等。有《赖和先生全集》。

邓中夏(1894-1933)

邓中夏(1894-1933)的同义词反义词
dèng zhōng xià (1894-193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宜章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次年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领导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广东省委书记。1933年被捕遇害。

邓演达(1895-1931)

邓演达(1895-1931)的同义词反义词
dèng yǎn dá (1895-1931)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役。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辞职前往苏联。1930年回国,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进行反蒋活动。1931年被捕,在南京被秘密杀害。

陈延年(1898-1927)

陈延年(1898-1927)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án nián (1898-192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怀宁(今属安庆)人。陈独秀长子。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在巴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1927年4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后在上海被捕遇害。

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nián jìn wèi jūn长篇小说。苏联法捷耶夫作于1945年。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次年占领顿巴斯。当地共青团员们成立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奥列格任政委,邬丽娅、万尼亚、谢辽沙、刘芭等为委员。他们展开城市游击战,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后因叛徒出卖,多数成员被捕牺牲。

香港海员大罢工

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 gǎng/jiǎng hǎi yuán dà/dài/tài bà/pí gōng1922年1月13日,香港海员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至2月底罢工人数增至十万余人。3月4日,大批工人离开香港回广州,行至九龙沙田时,遭英国军警开枪阻拦、镇压,当场打死四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工人坚持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恢复工会、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等条件。3月8日罢工胜利结束。

马日事变

马日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rì shì biàn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指使武汉国民政府管辖区的反动军官叛变革命。在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的策动下,该军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指挥全团千余人于21日晚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突然袭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会及其他革命组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百余人,被捕三千余人。因这一天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马日事变”。这一事变成为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公开合流的信号。

高尔基

高尔基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ěr jī(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1868-1936)苏联作家。早年当过学徒、码头工等,并流浪各地。曾因参加革命活动数次被捕。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及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还写有剧本《小市民》、《底层》等。

鹿地亘(1903-1982)

鹿地亘(1903-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dì gèn (1903-1982)日本小说家。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学生时期即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曾被捕。1936年到中国上海,结识鲁迅。战后回国。写有报告文学《叛逆者之歌》,回忆录《自传文学史》、《如云如风》等。

屠场

屠场的同义词反义词
tú cháng/chǎng长篇小说。美国辛克莱作于1906年。立陶宛移民约吉斯一家定居美国后,在芝加哥屠宰场工作。约吉斯的父亲因劳累过度而病死,约吉斯的妻子被工头奸污。为了报仇,他殴打工头,随即被捕入狱。出狱后妻子和儿子均已死去,他孑然一身,到处流浪。后在社会主义者的帮助下看到光明。
6789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