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ng lǐ gè/gě guó shì wù yá mén1.清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咸丰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管辖北洋通商大臣与南洋通商大臣。

承认

承认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rèn①对事实行为表示确认;同意:他承认这是他干的。②即“国际承认”。一国认可另一国为主权国家和新的国家机构为合法政府,并愿意与其交往、发展正常关系的外交行为。一般采用相互致函、发照会、发表联合公报、互派外交代表、签订条约等形式来表示。相互承认是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

折冲万里

折冲万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é chōng wàn lǐ折冲:指抵御敌人。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文化参赞

文化参赞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huà/huā cān/shēn zàn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文化交流等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文化情况,准备组织两国的文化交流等。

新政

新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zhèng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制定的政策。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提出《紧急银行法》、《全国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一系列法令,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督,重建几近瓦解的金融系统,调整工农业生产。此外,在外交上提出“睦邻政策”,正式承认苏联,对法西斯国家采取强硬态度。“新政”对美国经济、政治危机的缓和产生了影响。

曾纪泽(1839-1890)

曾纪泽(1839-1890)的同义词反义词
zēng jì zé(1839-1890)清末外交官。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子。通晓外文,留心时事。任驻英、法公使,兼驻俄公使。1881年与沙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中国伊犁领土主权。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后任海军衙门帮办、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曾撰《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

杨秀清(1823-1856)

杨秀清(1823-1856)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xiù qīng (1823-1856)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贫苦农民出身。1846年参加拜上帝会。曾假托天父附体,取得天父代言人的特权。金田起义时,领中军主将。后封东王,主持朝政。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兵北伐与西征,并主持外交事务。因居功自傲,独揽大权,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引起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在杨韦事变中被韦昌辉杀害。

横滨

横滨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ng/hèng bīn日本著名贸易港和工业中心。人口295.9万(1985年)。全国第二大城市。京滨工业区的重要中心,以汽车、炼油、造船、钢铁工业为主。对外贸易额居全国之冠。是世界大港之一。市内外交通发达。市内中华街为华侨集中地。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wù yùn dòng旧称“同光新政”。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所进行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的活动。管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为总理衙门。奕欣、曾国藩、李鸿章等以“自强求富”为名,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工矿、运输业,又购置军舰建立了南洋、北洋海军,并派遣留学生学习外国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些客观条......更多

武官

武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guān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有关军事事务的外交官。通常由一国军事部门派遣军事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与驻在国军事部门保持联系,代表本国军事部门,观礼或观察驻在国的军事检阅和演习。分为陆军武官、海军武官和空军武官。职位排在参赞之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678910 共1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