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体性
(术语)论法身之体性诸家不同,先言小乘。
小乘理性不论,只以戒定慧解脱知见之五分功德为法身,称为五分法身。
次言大乘诸家。
三论宗以实相为法身,实相者空理,真空无相,是法身之体性,真空无相,故现其无边之身相也。
维摩经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
”同注:“肇曰:经云: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
”往生论注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
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
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
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
”胜鬘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
”(虽谓为实相,然与台宗之实相异,虽谓为真如,然与法相之真如异,仅为空理之异名也)。
法苑义林章七本曰:“法身空理,报身空智,利物所现,名变化身。
清辨等师皆有此义。
”法相宗于法身立二种:一为三身总具之法身,一为三身中之法身。
总相之法身,以清净法界之真如与大圆镜智等之有为无为五法为法身,别相之法身,唯以无为之真如为法身。
如前所言:华严天台等之一乘宗于法身立该摄分相二门,又于分相门之三身中以所证之理为法身,能证之智为报身,与法相宗同,然其理非如三论家空理之实相,非如法相宗凝然真常之真如,乃总该万有之一真法界也。
华严以三千诸法为圆融之诸法实相。
天台又非如法相谓法身之理无为,报身之智有为,有为无为性相各别,乃谓真如法随缘而现万德之智相,则理智本来不二,又法性之体,自具能照之智用,则理智本为一体,故理智皆法尔也,无作也,无为常住也,姑依能照所照能缘所缘之义相,而分法报之二身耳。
止观五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相。
(中略)智境冥一,而言境智,故名无作也。
”真言宗以六大为法身,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者,皆事法也,故法身具本来色相,有宛然之人格如显教之报佛化佛。
辨惑指南三曰:“密教法身为地水火风六大,此六皆事法,故具本来色相,出言语,能说法。
(中略)此法身有二种,六大常恒无碍涉入,无可差别之状,表前五大,名自性身,是理法身也(胎藏界之大日法身)。
表第六识大,名自受用身,是智法身也(金刚界之大日法身)。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foxue/1/1993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