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转
(术语)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
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三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
第三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
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于涅槃也。
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
此五转,即五智五佛。
五轮之五字,即[8740][8741][874A][874B][87CC]。
今略解之则此中之长阿点表行,阇点表大空,恶点表涅槃,乌点表三昧。
依之而[8740]阿字者,单一本有之菩提心[8741]。
也阿(长)字者于[8740]合行也,是本有之菩提心并始成之行而为始成之菩提行也。
[874A]阇字者于[8740]合大空点也,是菩提心,离一切之相而成菩提也。
[874B]恶字者于[8740]加涅槃点也,是菩提心并一切之障除,而为涅槃也。
[874B]恶(长)字者于[8740]加涅槃点与三昧点也,是菩提心并究竟之涅槃与大悲化他之三昧,而为方便究竟也。
见悉昙藏五。
以此分配于五方之五智五佛,大日经疏有中因东因之二种,依中因之次第,则次第为中东南西北,中央大日之位为发心,此配[8740]字。
北方,鼓音(不空释迦)之位为方便究竟,配[87CC]字。
又依东因之次第,则次第为东南西北中,东方宝积之位为发心,此配[8740]字。
中央大日之位为方便究竟,此配[87CC]字。
大日经疏十四曰:“又此阿有五种:阿,阿(长),暗,恶,恶(长)。
(中略)前者坛法中心是大日如来,即同此中阿字。
(中略)今从阿字而更生四字,即是大悲胎藏之叶也。
(中略)其恶(长)字,一字是方便轮,轮至是生义。
如从阿字一字即转生四字,谓阿是菩提心,阿(长)是行,暗是成菩提,恶是大寂涅槃,恶(长)是方便。
”此中因之义也。
同二十曰:“初阿字在东方,如梵音阿字,即有动首之义。
如顺世间法,诸法中东方为上故。
喻菩提心最是万行之初也,其名曰宝幢佛。
(中略)次入中恶(长)字,是方便也。
此是毗卢遮那佛本地之身,华台之体。
”是东因之文也。
如是五转有中因与东因之别者,以中因依本觉上转之次第,东因依始觉上转之次第故也。
中因之菩提心者,一切众生本安住于法尔之菩提,而未曾流转生死,有极大顿机,闻此说不动一步,直逮得本地之体性,此时修行证入方便究竟四转之加德一时具足成就。
而为众生开自证俱时之功德,更开后之四转也。
是胎藏界之意也。
东因之菩提心者,一切众生虽安住法尔之佛位,而为无明烦恼所覆障,久乃生死流转之凡夫。
然今遇圣教之净则,知识之妙缘,更发归本之心而修行升进也。
是金刚界之意也(秘藏记钞五)。
又初以行者之肉团心为曼荼罗,上观八叶之莲台,中安阿字,而为大日之种子。
若约此门,则第一之阿字为大日之种子。
若依佛地则五智圆满,是方便究竟也。
大圆镜智成阿[门@(人/(人*人))]佛,是菩提心也。
故第五之阿字为大日之种子,以第一之阿字为阿[门@(人/(人*人))]之种子。
如是诸尊之种子有五转,而成五德也。
如金刚界之大日[87C9]是发心,[87CD]是修行,[87A6]是菩提,[87CE]是涅槃,[87EF]是方便也。
又如文殊之种子,[8768]是发心,[877B]是修行,[87C3]是成菩提,[87CF]是涅槃,[87D0]是方便也。
又如观音之种子,[87D6]是发心,[87F0]是修行,[87F1]是菩提,[87D1]是涅槃,[87A7]是方便也。
他皆准此。
印形亦然。
大日之印,若约于形,则阿[门@(人/(人*人))]之印形是大日之菩提心也,宝生之印形,是大日之菩萨行也,弥陀之印形,是大日之证菩提也,不空成就之印形,是大日之入涅槃也,大日之印形,是大日之起方便也。
若莲华部之尊为中台,乃至文殊,释迦,阎王为中台,亦如是。
见菩提心义六。
##【图像: T0036.JPG 删减】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foxue/1/410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