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曲

(杂名)西河诗话曰:“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

如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调。

释迦文佛曲,妙华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调。

大妙至极曲,解曲,入越调。

摩尼佛曲,入双调。

苏蜜七俱佛曲,日腾光佛曲,入商调。

邪勒佛曲,入征调,婆罗树佛曲等四曲,入羽调。

迁星佛曲,入般涉调。

提梵入移风调。

今吴门佛寺,犹能作梵乐。

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

”按,晋书鸠摩罗什傅,天竺俗,甚重文制。

其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

凡觐国王,必有赞德。

经中偈颂,皆其式也。

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

乐府杂录,长庆中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

乐工状其念四声观世音菩萨,乃撰文叙子曲。

至是而佛经无不可吟,不独偈颂然矣。

南唐书浮屠傅,僧应之,喜音律,尝以赞礼之文寓诸乐谱。

其声少下,而终归于梵音。

赞念协律,自应之始。

查询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foxue/1/495210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