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
历史来源宓(Fú,Mì)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宓姓出自上古的伏(宓)羲氏,与伏姓的源流是一样的,是伏(宓)羲氏的后裔。
宓姓始于远古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因宓(Fú古音伏,今多读Mì音蜜)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其后子孙称宓姓。
伏羲,古代的时候作宓羲,又作庖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他的后代有宓(伏)和包两个姓。
所以说伏姓和宓姓实际上是一个姓。
如汉代人伏生,也叫做宓生。
家族名人宓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宓生汉代人,也叫做伏生,为宓不齐的后人。
宓不齐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为宓(Fú音伏)子贱,有些古书也称伏子贱、伏不齐,是孔子的学生。
曾经担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
孔子很喜欢听音乐,觉得音乐能调和人心,使国君和百姓和睦共处。
而宓不齐正是个弹琴的好手,据说他当官时,弹琴来感化人们,使天下太平。
所以孔子非常喜欢这个学生,称他为君子,说:“宓不齐雄才大略,能够辅佐霸主。
”后来宓不齐被朝廷追封为单平侯。
宓子贱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
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
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shan'fu)的地方(今山东菏泽单县)。
他受命时心里很不平静。
宓子贱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更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宿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
假如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
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
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
宓银浙江宁波人,南宋朝大臣。
宓宏谟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755年上任台湾府经历,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官职品等则为正七品以下,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府内典簿奏章的收发与校注,也分掌章奏文书。
地望分布山西太原、河南中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ji/1/26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