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郗(Chī,X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

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

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泌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家族名人郗鉴字道徽,古山阳金乡人。

晋书载: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孺雅著名,不应州命。

时逢饥荒,州中之士因平日佩服他的人品德性,于是就给予资助。

郗鉴就把这些朋友赠送的东西,分给乡亲孤老,有很多人因得到他这样的接济而活了过来。

元帝初,诏为龙骧将军、兖州刺史。

明帝初,拜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镇合肥。

随后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军事、兖州刺史。

咸和初,领徐州刺史,时逢祖约、苏峻反叛,一时威胁社稷存亡,郗鉴率军平定,遂官至太尉,封南昌县公。

死后葬于微山湖东岸郗山。

郗超字景兴(336-377),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省)人,东晋大臣。

郗超的祖父是东晋名臣郗鉴,父亲是郗愔,郗超是郗愔的确良长子。

自幼“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

”(晋书·郗超传》)郗愔信道教,而郗超则信佛。

郗愔好聚敛,积钱数千万,曾开库任郗超所取。

郗超生性好施予,一日之内,将钱全部散与亲故。

早期在抚军大将军会稽王司马昱拜任抚军掾。

后被桓温召为“征西大将军掾”。

公元371年,郗超帮助桓温策划,扶持司马昱即晋简文帝,升为中书侍郎,执掌朝廷机要。

郗虑三国时高平人,曾任光禄勋、御史大夫,因受学于郑玄,故学识过人。

郗士美唐代节度使。

性聪敏,12岁时,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

他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等人都赞为奇才。

20岁任阳翟丞,累官工部、刑部尚书,后升昭义,忠武等军节度使。

为官廉洁,尤重然诺。

郗德育艺名麻子红。

近现代秦腔表演艺术家。

此外,郗姓名人还有:晋代车骑将军郗将军郗览、司空郗音、中书侍郎郗绍、郗、郗夔等,都是当朝的郗名人。

唐德宗时的郗纯以及工、邢二部尚书郗士美父子,高风亮节,为时人所称颂……等。

迁徙分布(缺)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

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郗姓出姬姓,是高阳氏的后代,苏忿生的支子被封于郗邑,后代因而以此为氏,望族出于高平。

而根据《路氏》上说,苏氏的儿子被封于郗,以郗为姓,称为郗氏。

周朝时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阳县。

姓郗中国人的最早发祥地,就在沁阳,后来他们却在山东的高平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孙比较少。

望族居于高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金乡县西北。

当今,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ji/1/27119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